为充分发挥行政审判职能,推动行政争议从“案结” 向 “事了” 延伸,大武口区法院聚焦司法与行政协同治理痛点,通过 “风险预警 + 规范指引 + 多元调解” 三维发力,有效破解行政纠纷化解难题,为法治社会建设注入司法动能。
以“风险提示函” 为抓手,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
近日,大武口区法院行政庭在审理15起涉及原告诉被告行政机关强制拆除房屋系列案件时,发现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存在多处违法违规问题,面临较大败诉风险。为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,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,从根本上化解矛盾,行政庭及时向行政机关发出了《败诉风险提示函》。函中明确指出存在的问题,告知败诉风险,并提出了整改建议及整改期限,督促行政机关尽快化解争议。收到提示函后,行政机关高度重视,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,并积极与法院沟通,主动与原告进行协商,最终就14起案件达成和解协议。发送《败诉风险提示函》,不仅成功避免了行政机关败诉后果,更以非诉讼方式高效化解了批量行政争议,切实减轻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,实现了“司法减负、行政提质、群众受益” 的三重效果。
以“司法建议书” 为载体,推动行政执法规范升级
在审理案件中,行政庭聚焦行政审判中发现的执法程序不规范、法律适用存在偏差等共性问题,精准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司法建议书。如在审理石嘴山市惠农区某某劳务有限公司诉被告石嘴山市某某局、第三人张某某工伤保险资格认定一案,发现存在办案超期、送达程序轻微违法等问题,虽未直接导致案件败诉,但长期存在易引发行政争议、损害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。通过向行政机关制发司法建议书,明确指出问题所在,有效推动行政机关依法行政、完善治理,实现了司法审判与行政履职的良性互动。
以“行政争议协调化解中心” 为依托,构建多元解纷新格局
截至今年8 月,大武口区法院向行政机关发出《败诉风险提示函》2 份、《司法建议书》2 份;通过行政争议协调化解中心委派调解案件 6 起,成功化解 4 起,化解率达 66.67%。下一步,大武口区法院将持续深化行政审判改革,进一步完善 “风险预警 - 规范指引 - 多元调解” 工作机制,加强与行政机关的常态化沟通协作,以更精准的司法服务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,为推进社会协同治理、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社会贡献更多司法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