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直以来,大武口区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,持续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切实办好每一起民生案件,将“纸上权益”转化为真金白银,化解农民工烦“薪”事。
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、前端化解工作,建立“护薪绿色通道”+“多元解纷机制”复合型办案模式,运用综合治理方式搭建弱势群体维权保障体系,通过多元施策,依法保护群众利益,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就地化解,为基层治理提供更加坚强的法治保障。
对农民工讨薪案件实行优先接待、优先立案、优先送达、优先调解,安排专人负责引导,简化立案手续,一次性告知所需材料。积极构建多元解纷机制,建立紧密协作网络,联合工会等组织为劳动者撑起权益“保护伞”。工会利用其贴近基层、熟悉企业和职工情况的优势,在诉前深入开展调查摸底工作,及时发现潜在的讨薪纠纷,提前介入调解;法院为工会调解提供法律专业支持以及完善的工作场所,提升工会调解员的法律素养和调解能力。对于一些重大、复杂的讨薪案件,法院与工会及其他组织组成联合调解小组,共同分析案情,制定调解方案,形成工作合力。
吴某与刘某、某建筑工程公司、某建设工程公司劳务合同纠纷案件,原告吴某以其生活困难、缺乏法律知识和诉讼能力为由向检察院申请民事支持起诉,检察院同意支持起诉。原告吴某诉至法院后,为尽快解决本案纠纷,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,法院将案件委派至总工会诉前调解工作室进行调解。调解员收到案件后,经过对案情的多方了解,决定组织双方开展面对面调解。
由于被告刘某无法到达调解现场,调解工作采取“线上+线下”的方式进行。承办法官、检察人员、调解员从情、理、法多角度对案件进行分析,积极疏导当事人的对立情绪,希望双方换位思考、各退一步。最终,经过多轮调解,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,被告及时履行调解协议,原告吴某向法院申请撤回起诉。该案经过多元调解,仅用11天就为原告追回工资。
大武口区法院“护薪绿色通道”+“多元解纷机制”运行以来,2024年第四季度已成功处理劳动者讨薪案件40起,涉及人数57人,涉及金额32.17万元,彰显了司法为民的温度与力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