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大武口区人民法院隆湖法庭通过靶向治疗、多点发力,高质效处理了一批供暖纠纷。从2024年5月至2025年4月,共审结供暖合同83件,其中判决1件,其余82件均通过调解、撤诉的方式处理,调撤率达到98.79%,实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。
司法建议开“良方”
在审理供暖纠纷案件的过程中,发现辖区供暖企业存在未与用户签订供暖合同、测温不及时及催费手续不完备等问题,及时就相关问题向供暖企业发送司法建议,就供暖企业如何规范企业运营、提升服务质量、改善工作作风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。供暖企业收到司法建议后高度重视,及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整改和反馈。通过发送司法建议,变被动为主动,有助于督促企业改进问题,从而实现从源头减少诉讼案件增量的治理目标。
联席会议诊“病症”
总结辖区近3年供用热力合同纠纷案件特点,探索建立“法庭+综治+社区+企业”四方联动工作机制,由法院牵头,联合辖区综治中心、社区共同开展走访式调研活动,积极发挥多元协作功能,督促供暖企业提升服务质量,力争将供暖纠纷化于萌芽、止于未发。
高效调处解纠纷
在处理供暖纠纷时,以“石榴花开”调解室为依托,大力弘扬陈美荣“五心和十二调解法”,秉承全过程调解理念,坚持庭前调、庭中调、庭后调的工作基调,妥善调处一批供暖纠纷,其中部分案件经调解后义务方当庭履行,减少了诉累和诉讼成本,及时修复了诉讼双方之间的关系,为后续的供暖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下一步,隆湖法庭将继续发扬“枫桥经验”,持续优化联动机制,发挥好人民法庭在基层治理中的“桥头堡”作用,不断加强源头治理,强化部门协作,加大调解力度,畅通诉调对接渠道,努力将涉民生案件解决在基层,持续为辖区的和谐、稳定输出高质量法律保障。